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是博物馆日,大英博物馆有件宝贝可以给我们的抗疫指点迷津,它就是丢勒的《犀牛》。

如今人们听说一些从没见过的事物,如果想了解,会怎样?例如听说世界上有一种庞然大物——犀牛,你可能会上网查一下有关资料,海量的数据包括它的图像等等就会提供给你。如果附近的动物园有犀牛,没准你可能会走进动物园,实地看看这头喜欢泡澡的动物。而在动物园里这个经常只露出半个头的动物其实没有那么受到人们的喜欢。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从800万多件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中选择了100件文物勾勒人类200多万年的历史。由著名画家丟勒创作于1515年纽伦堡的木版画《犀牛》名列其中。我们流连大英博物馆时,甚至在任何一间博物馆沉醉于一件件或朴实或精美的文物本身或者被文物背后的故事或事件打动时都应该时不时想一下这幅《犀牛》,想想这幅画背后的寓意。这样才不会在当下抗疫的重重迷雾,在浩瀚的历史迷宫中迷失。

 这副画为什么有那么神奇的力量,能给我们指点迷津呢?

是因为它制作精美吗?不仅仅如此。这幅画中犀牛侧身而立,头部偏向右方,有着粗壮结实的大腿,披着盔甲般的身躯,长鬃毛的尾巴,以及头上标志性的独角。丢勒很巧妙地给图画加了边框,将犀牛的身体圈进一个仅能勉强容身的密闭空间。他还故意舍弃了一部分犀牛尾巴,并让它的角紧紧地抵住右边框。画面给我们一种犀牛体型巨大而且试图冲出画面的感觉。头顶的字母“RHINOCERVS”(犀牛)表明了它的身份,其上有表示年份的“1515”,以及画家的姓名缩写“AD”。但是跟真实的犀牛比较,它谬误之处颇多。它的腿上也有鳞,脚趾过于巨大而且外翻,浑身布满了鳞片与旋涡状图案,看起来更像是一层盔甲,而不是皮肤。它的脖子上还有一个多余的小角,还长着胡须。

 是因为这头犀牛有着神奇的故事吗?当然,这头犀牛的故事也充满了迷人之处,但还不足以让它成为博物馆指南针。1514年,葡萄牙帝国驻印度第一任总督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 派遣大使到印度坎贝(即今天的古吉拉特邦)的统治者苏丹Muzafar二世那里去,寻求准许他可以在Diu上兴建堡垒。任务最终以失败告吹,但双方却交换了外交礼物,当中包括了这头犀牛。阿尔布克尔克借葡萄牙一个小型舰队路过之机将犀牛送回里斯本,作为给国王的贡品。15151月初,犀牛踏上了旅途。一头犀牛的重量在1.5吨到2吨之间,在16世纪,用船运送这样一头庞然大物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甚至为了节约空间,这头犀牛在船上的食物不是草料而是大米。在吃了120天大米,3次短暂停留——莫桑比克、圣赫勒拿岛(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后拿破仑·波拿巴的流放之地)和亚速尔群岛,它在520日抵达了里斯本,引得大批民众前来观赏。在1515年末,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把这只动物送赠给教宗利奥十世作为礼物。1516年初,它在路途上的意大利海岸发生海难死去。自此以后,欧洲再没见过活生生的犀牛的纪录,直至到1579年左右才有第二只犀牛从印度进贡给西班牙的腓力二世。但它别说跟各国博物馆的文物相比,就是仅仅和大英博物馆的文物相比,这犀牛的旅途故事又算得了什么呢?

是因为创作者的名气吗?不仅仅如此。《犀牛》的作者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Dürer 14711528)生于德国纽伦堡,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版画家。他被后世赞颂为“德国的达·芬奇”、“北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成为了将先进文化带至德国的重要人物。他和达·芬奇一样研究科学,在几何学、人体解剖学、建筑学等方面都著有专著。他还是美术理论家,著有《绘画概论》和《人体解剖学原理》。丢勒最为传世的作品是后来被人们改名为《祈祷之手》的素描作品。这幅作品是他于1507年至 1511年与马蒂亚斯(Matthias)联合为位于法兰克福的多米尼加教堂海勒祭坛创作三联画中间一幅右下角绿衣门徒的双手素描图,而这双手的蓝本正是画家丢勒本人。这幅画由于流传着兄弟之间为追求艺术而牺牲的动人故事而影响力非凡。但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佳作层出不穷,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个个如雷贯耳,丢勒还不足与他们并肩。

 《犀牛》这幅画的迷人魅力来自它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就这简简单单的一张画可以看到人类文化交流中交织的文明和野蛮,看到人们认知中交缠的进步和局限。

透过这张简单的木板画可以看到大航海时代至今人们不同文化大交流大碰撞交织的文明和野蛮。15世纪末以前,从西方通往东方的商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陆路的“丝绸之路”,从君士坦丁堡登陆,经小亚细亚、黑海和里海南岸至中亚,再翻越帕米尔高原到中国。另两条是海路:一条从叙利亚和地中海东岸,经两河流域到波斯湾,另一条从埃及经红海至亚丁湾,再换船到印度和中国。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运抵西欧的货物不仅量少,而且比原价高810倍。于是,西欧的商人、贵族,迫切希望另辟一条绕过地中海东岸直达中国和印度的新航路。在寻找东方的过程中西班牙向西,发现了美洲;葡萄牙往南绕过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进入东方。大航海时期随之开启。无论何种方向的找寻都伴随着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误解和征服。这个过程既有温文尔雅的来往,更多的是有意无意误解所引起的杀戮。就如送出犀牛时苏丹送出了善意,但拒绝了葡萄牙人当时的要求,却依然改变不了成为殖民地的结局。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那样,欧洲文明登上美洲推动了美洲的发展,也带去了疾病,摧毁了原来的文明,让无数黑奴离乡背井。这头不久就在地中海海难中消逝的游泳能手犀牛提醒着我们在文化的交流中必须保持着一颗对不同文化的敬畏之心,以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现在全球化的时代,这种找寻、交流、碰撞、误解、企图以一方的观念征服另外一方还在世界各国各地甚至家庭中仍断上演。文明的传播往往伴随着野蛮。难以简单评说哪些是进步,哪些是文明,哪些是正确。

透过这张简单的木版画可以看到人们认识交缠着的进步和局限。在这头犀牛抵达欧洲前,欧洲人并没有见过犀牛。但1世纪初罗马作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曾描述过一种类似的生物,它们一度是古罗马圆形剧场中的明星,但在其后逾千年的时间内在欧洲销声匿迹。1515年正是欧洲人以极大的热情发掘古罗马、古希腊的文化,积极谋求冲破中世纪的束缚,恢复内部深远的传统的时候。来自东方的异域生物犀牛的现身,对欧洲人来说,是另一件古董重见天日,无疑代表着航海技术的进步,无疑迎合了时代的需要。它抵达里斯本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人们的谈论热点。丢勒创作这幅画时,是没看过犀牛实物的,根据的是朋友带来的素描和一些报道。不知道是这些素描水平有限的原因还是作者有意为之。这只犀牛有诸多不如实的地方:它的身上遍布鳞片和螺旋纹样,嘴部和尾巴上长有的须毛、背脊上长有的角等等。边框上方的文字,也这样描述画面中的犀牛:其肤色类似斑点乌龟,通体覆盖着厚鳞片,体量如大象,但腿更短,刀枪不入……传说它行动敏捷,活泼而狡猾。但这无阻这幅画中的犀牛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犀牛的形象。人们疯狂抢购。得益于木版印刷技术,丢勒能够大量印制此画像,满足了无数民众对这种生物的好奇心。他一生中卖出了40005000张犀牛画像。就算后来出现了描画更为准确的版本,丢勒的犀牛画像仍然出现在从比萨教堂的大门到南美哥伦比亚某座教堂的壁画上,出现在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达利的雕像《穿蕾丝的犀牛》上。

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何一副不那么真实的画像能广泛传播,不那么完美的形象却成为了犀牛的标志?

我们要知道,在我们探求世界和历史过程中,总有一些我们的已有的观念和所谓的时代需求,一旦呈现我们眼前的发现能迎合这些旧观念新热点,再加上新的传播技术,往往就让事情发酵膨胀以致失去本来的面目。正如这副犀牛迎合了当时人们对东方的向往对古罗马的追寻,再加上当时飞速发展的木板印刷技术,产生了难以想象的传播效果。可叹的是即使出现描画更真实的画像也难以撼动根深蒂固的印象。难道人们需要的不是一个真实的犀牛,还需要一个有着谬误的有着自身想象的图像吗?

 我们要知道,在探寻历史真相的过程中面对200万年人类历史,我们手中所掌握的资料还不如丢勒创作这木版画时手中的素描,在探索世界的奥秘过程中,我们现在的认识恐怕是沧海一粟。而历史研究更是困难重重,世界上只有少数地区有文字,而文字又是人类历史近期才出现的,往往在解读早期历史时不得不仅仅依靠物品。对这些物品所载的信息的解读尽管依赖技术的进步不断丰富,但依然不可避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真。而即使是文字记载,往往又是由胜利者来书写历史的,尤其是胜利者拥有文字,失败者没有文字时,这种有意无意的扭曲更是给我们探求历史的真相带来困难。

500多年过去了,我们更加理性更加明智了吗?在20173月法国图瓦里动物园(Thoiry Zoo)的一头白犀牛被猎杀并割去牛角之后,捷克共和国的徳·克劳福动物园(Dvur Kralove Zoo)决定用电锯将园中21头犀牛的牛角锯掉,以防止被猎杀。这种措施是否理性明智?以后拍出来的犀牛照片会不会都是没角的?我们会不会指着一张没角的犀牛图片说这样才是犀牛的真实形象?

  丢勒的《犀牛》不时提醒我们,当我们追寻过去,追寻真知,走进博物馆,走进实验室,打开方便快捷的网络,看似走进了历史,接近了真实,以为它就是犀牛本身的时候,但实际却是离真相、离真知还远着呢!正是这张画这种警示性的魅力,在当下的抗疫迷雾中散发着光芒,让我们在知识的殿堂中不至于迷失方向。

 

 

 

话题:



0

推荐

牛言

牛言

6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关注中外文化交流,为多家英国华人媒体撰稿。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