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疫情稍缓,救经济保民生成为重中之重。看到英国接而连三的出招,不由想起一件小事。

刚到英国租了一间挺舒适的房子,签约时发现是近百年前的房子,心里挺纳闷,这房子看起来不像百年老宅啊。

入住后,房东每年都主动提出升级改造一个地方,卫生间、厨房等慢慢换了新颜。当时,觉得是运气好,遇上了好房东。一次闲聊才得知,政府有规定,每年从房租中支付维修费用是可以抵免税收的。这样,房东能少交税,又维护了房子,房子得到定期维护,寿命自然长,对环境的损耗也少,租客也住得舒心。短期来说政府是少了点税收和大拆大建带来的GDP增长,但每年的维修还是能带来细水长流的增长,长远来说不用花更大的代价去修复自然环境,也是稳赚不亏。

这种一举多得的措施不是依靠房东的善心,也不是一时领导的心血来潮之举,更不是空喊口号,而是立足于人性,精耕细作的制度设计的结果。

疫情来临,英国的抗疫中拖沓迟延的地方不少,但经济措施上倒是有不少精彩之作。

为了减轻封城对经济和民生的影响,各国政府大把撒钱自是难免的,但怎么撒还是能反映治理水平的。

英国封城以来陆续推出多项舒缓民生之举。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职位保留计划”。不像一些国家直接给居民发钱,也不是仅仅贷款给企业维持经营,这一计划通过政府承担企业员工工资的80%,达到保企业保岗位的一箭双雕效果,最大程度上稳民生稳社会。目前大约940万雇员使用了这项职位保留计划,已经花费了274亿英镑。

今天英国财长宣布,职位保留计划10月结束后,如果雇主继续聘用雇员至20211月,每位雇员每月不低于520镑,雇主可因每位雇员获得政府的1000镑补贴。

74日英国大部分解封的前后,政府密集出台挽救经济的措施,财长Rishi Sunak今天宣布了紧急经济刺激预算案。这些措施除了和其他国家一样的搞基建和减税费外还有不少立足长远的高招。

建、建、建

英国的经济复苏计划由约翰逊首相630日在英格兰中部达德利的一处建筑工地拉开帷幕。约翰逊大摆pose之后,秀出 BuildBuildBuild”的口号,宣布了多项的雄心勃勃的计划。

建房加速计划(Project Speed)要在未来8年投资120亿英镑新建18万套保障房,给首次购房者提供高达30%的价格优惠,也就是以市场价的7折就可以买房。听着就令不少年轻置业者心动。

拨款50亿英镑,投资基础设施,包括新建和翻新学校、医院、道路等。还计划拨款9600万英镑资金,改造101个城镇的公园、商业街、优化交通等。

为了加快基建,英国将大幅度松绑规划制度,简化规划、建筑、审批的流程。

减、减、减

今天英国财长宣布涉及民生的两大项税收均有大幅减免。其中从现在开始到明年的331日,住宅房产的印花税起征点从当前的12.5万英镑提高到50万英镑。预计这期间购房的约90%买家受益。

715日起至2021112日,将食品、住宿和景点相关的增值税从20%降低至5%。这些行业将会更加便宜,促进人们去消费。

8月中开始的每周一至周三,外出就餐享受50%折扣,成人和儿童每人最高可优惠10英镑。

抢、抢、抢

71日,英国发布英国科研白皮书(UK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oadmap),开启最新的全球抢人计划。

根据这份计划,英国政府将在首相府设立人才办公室(Office for Talent),直接对首相负责,在全球快速地吸引顶尖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企业家,确保英国成为研究人员的最佳工作目的地。还将设立创新专家小组(Innovation Expert Group),改善政府对研发的支持方式,加快科研的产出。

直接宣布博士毕业国际生后可以英国生活和工作3年,硕士可以留英两年,上网课也能申请,吸引人才留英。

还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今年3月份,财政大臣苏纳克已率先承诺在2024年之前,将英国政府研发支出(R&D)提高一倍以上,相当于220亿英镑。到2027年,英国将把研发投入提高到GDP2.4%。现在还计划斥资3亿英镑改善英国各地的科学实验室。承诺如果英国不能从欧盟Horizon Europe等计划获得研究资助,那么政府将保证弥补资金缺口。

还推出英国研发地区战略,解决目前不同地区研发水平的差距,帮助各地发展各自的研发优势和潜力。

谈到这个抢人计划,英国商务大臣Alok Sharma毫不掩饰政府的雄心,他说:

“英国拥有将新思想转变为革命性技术的悠久历史 从青霉素到石墨烯,再到互联网。我们的愿景建立在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之上,以巩固英国继续成为全球科学超级大国。”

今天,财长的紧急预算案还提出帮助年轻人发展的措施,不但抢尖端人才,还帮助年轻人不断提升,将国家的劳动力基础打得更加扎实。

政府设立20亿英镑的基金,为16-24岁间长期面临失业风险的福利领取者(Universal Credit)提供为期6个月的见习工作机会,并由政府支付最低薪资。

向英格兰的实习生计划额外拨款1.11亿英镑,为英格兰的1624岁年轻人提供3万个新的实习生岗位。企业每提供1个实习岗位可获得1000英镑补助,实习结束每雇佣1人可以获得2000英镑补助;如果聘用的实习生超过25人,企业还可以额外获得1500英镑。

绿、绿、绿

在经济复苏计划中,节能减排占有重要的分量。630日约翰逊的计划中就宣布英国将生产世界上第一架零排放的长途喷气式飞机,还将种植30,000公顷树木,建设更加绿色、美丽的英国。

今天财长的紧急预算案中就设立一项30亿英镑的房产改造“绿色环保”基金,为屋主最多提供高达5000英镑的代金券,用于帮助屋主支付至少三分之二安装保温隔热材料、双层玻璃、更换旧的热水锅炉等房产节能改造费用;其中10亿英镑帮助进行学校和医院的绿色建设。

商务大臣夏尔马说,该计划最终可以为每个家庭每年减少数百英镑的电费(一些家庭甚至可以每年节省高达600英镑的电费),财政部估计将创造超过10万个就业机会,而且还可以改善环境,有利于英国实现2050年零碳排放的目标。

改、改、改

这些基建、抢人等等经济刺激计划是摆在台面上进行的,在这背后还不声不响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才更加关键。

除了上面提及的与基建、人才引进相关的简化市政规划、设立向首相负责的人才办等等机构改革之外,政府直接将改革指向了数百年以来的公务员体系。

一直以来,英国不但在立法、司法和行政权上三权分立,对行政权也有一定的分立和制约。

英国的公务员是事务官,保持中立,提供专业意见,按章办事,不受政党的轮换影响,保持对政务官的一定距离,维持着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形象。

但是,这种按章办事的公务员队伍也会被视为因循守旧、效率低下,影响执政党的施政效果。英剧《是!首相》甚至有句戏言:“反对党并不表示敌对,公务员才是真正的反对党”。

任命公务员体系出来的人担任内阁秘书,是英国一项政治传统,这可以确保内阁的决策可以落实到执行面,让文职部门顺利施行。现在,约翰逊首相已经悄悄地对这一政治传统动手。

2020629日,英国公务员系统老大——身兼最高级公务员、内阁秘书、国家安全顾问多个职位的马克·塞德威尔爵士(Sir Mark Sedwill)突然宣布,将于今年9月底离职。

据《泰晤士报》报道,约翰逊和卡明斯一手策划了塞德威尔的主动辞职,成功赶走了政府里的最大障碍。在塞德威尔离任之前,内阁办公室的好几位资深公务员都被迫离职。内政部秘书菲利普·路特纳姆(Philip Rutnam)、外交部秘书西门·麦克唐纳(Simon McDonald)都先后离任。

而在塞德威尔辞职后,约翰逊首相任命自己的脱欧顾问在过渡时期兼任内阁秘书,未来还要从商界邀请人才“空降”担任内阁秘书一职,这打破了英国数百年以来的政治传统,进一步加强了首相权力。

内阁大臣戈夫在塞德威尔辞职前也炮轰公务员队伍,表示要加大政府治理体系的数据化和信息化,改变公务员队伍的知识结构。

从这一系列措施来看,英国的重建措施不仅是刺激消费、扩大基建那么简单,而是为了更好地重建、更环保地重建、更快地重建,形成了短期和长期相兼顾的政策体系。尤其是抢人、节能、政改这些措施都是立足于长远的发展,是深谋远虑之举。

这些政策是因应疫情实施的吗?

对比一下去年约翰逊当选后的演讲,基建、科研、节能等等都是老调重弹。实质上约翰逊是借疫情加快实施原来施政计划的加强版而已。

正如约翰逊首相自己所说:这场新冠危机是解决英国几十年来未能解决的问题的关键时刻。

工党领袖基尔•斯塔默认为,“约翰逊新政”既没有什么“新”也算不上是“政”。

现在的约翰逊政府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有充足的理由加快实施他的加强版计划。打好疫情这张牌,许多平时富有争议甚至难以通过的借钱花钱方案得以轻易通过,是为天时;手握80年代以来保守党最多议席是为人和;英国脱欧,更多政策主动权在手,是为地利。

半年前,为了大选,约翰逊首相在竞选广告中扮演一名铲车司机,开着铲车破墙而出,醒目的“Get Brexit Done(完成脱欧)”标语令人印象深刻。

630日尝到甜头的他又再次开着铲车在记者面前挖泥,宣示重建的决心。但是经济建设不是拍广告,也没有既定的剧本,头戴着安全帽外裹着工装的约翰逊内里还是西装革履的伊顿娃,开铲车挖泥代替不了真金白银的经济建设,“建、建、建”的口号再鼓舞人心也不能让老百姓不饿着肚子。

债台高筑、资不抵债的英国政府,怎样撬动更多的资金,怎样减少超过GDP110%的政府债务?

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失业率高企,这些失业人员一时半会又不具备技能转向政府扶持推动的行业,远水怎样救近火?

既要维持百年的公务员体制的精髓,又要让这老车跑得快,会不会失速翻车?

这些问题都需要约翰逊政府实打实的行动来回答。 

 

 

 

 

话题:



0

推荐

牛言

牛言

6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关注中外文化交流,为多家英国华人媒体撰稿。

文章